《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岁末出台。时隔五年之后,政策层又一次将提振经济、创新驱动的期望投向了包括节能环保在内的绿色产业。而经历 了上个五年的大发展,如今的环保产业已经开始呈现不同的气象与格局,面对未来新的发展空间,蓄势待发的市场主体们正在期待着更快奔跑。
五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来自行业内外、利好环保产业的各项政策不间断推出。而其中,给予环保产业发展、市场扩张最大动力的,始终来自于污染治理全面推进,环境监管不断严格,来自于政府、公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迫切需求。
这五年中,在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市政环保基础设施领域向市场主体全面开放;PPP模式成为地方政府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效率的主流选择,更是给了相关企业快速扩张的机会。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家敢于提出自己的百亿元甚至是千亿元发展目标。
然而,作为环保产业的观察者、记录者,我们始终不会单纯为了速度、规模、产值的提升而欢欣。
我们对环保产业寄予期望,不仅仅源于它对经济和就业的良性拉动,更在于其作为污染治理、环境修复的物质基础、技术手段,能集合优秀的技术和人才,充分调动市场资源,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去帮助社会各界实现对青山绿水、和谐人居的追求,去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价值。
因此,当环保产业已经开始向着朝阳快速奔跑,我们不会忽略其背后的 阴影:一些地方政府在市政环保类项目招投标中,出现的泛PPP化、地方保护、歧视民资等反市场化现象;而一些细分领域由于监管缺位、理性缺 失,已经出现的 双输,比如与低价竞争直接相关的粗制滥造、重复投资、环境隐患,以及产业进步和企业创新力的停滞不前……
因此,在宏观的利好政策之外,我们更期待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环保产业的参与各方,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对竞争规则的遵守,期待统一、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 期待国企和民企,巨头和中小企业,都能在同样的游戏规则下一试高下,让真正专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的企业获得更多市场机会;我们同样希望,环 保龙头企业们能率先垂范,在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加强自律,主动公开必要信息,接受政府和公众监督,让性价比高的技术、产品及其提供者脱颖 而出,让地方政府代表公众的环境投资花得值、花得放心。
请记得因何而奔跑。当环保产业机遇绽放、生气勃勃之际,这是我们最想对参与各方表达的期许。而那些无法进入GDP统计的产业要素,可能才是决定环保产 业健康、可持续成长的重要力量。作为专业媒体,这将始终成为我们关注、思考和呼吁的重要命题。能与中国环保产业共同成长,我们深感幸运,满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