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床、机器人和电子电器一直以来为被称为日本工业的四大支柱。
(一)汽车
日本汽车产业正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2014年,12家汽车生产厂商共计生产2725万台汽车。其中,境外生产基地生产1748万台,超过总产量的60%。2004年以来,日本国内生产比例一直占50%,最近几年已经降至40%左右。现在,汽车产业基本是在靠近消费地区进行地产地消,而日本国内市场到了饱和期,总需求维持在500万台左右。
因此,为了满足境外市场需求,日本汽车生产厂商正在不断地扩大境外基地产量。在这种现状之下,出口比例(国内生产但用于出口的台数比例)呈现日益减少的倾向。因此,从日本国内主要六大轿车厂上的出口比例以及生产台数的变化来看,既有像本田那样的地产地消倾向明显加强、出口比例大幅下降的生产厂商;也有像丰田那样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国内生产的生产厂商。除此之外,还有像马自达以及三菱那样维持出口比例的生产厂商;像日产那样虽然维持出口比例,但是减少国内生产台数以提高国外生产比例的生产厂商;甚至还有像富士重工那样出口比例有所提高的生产厂商。从下图可以看出每家公司都有所不同。
机床是制造业的基础设备,机床产业也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因为,机床性能的优劣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也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到该国整体的工业能力。日本每年的机床生产台数大约在10万台左右,国内生产比例大约占 90%,与其他产业相比,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平。
部分生产厂商也在开展地产地消模式的生产,但是这需要境外生产基地拥有熟练的技术人员,具有十分成熟的市场。另一方面,全球机床(切削机床+成形机床)的市场规模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2011年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917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两倍以上。但是在此之后,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导致2014年降到755亿美元。而中国机床(切削机床+成形机床)采购量从1990-1999 年后半期开始增加,从2002年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采购国。其中的一半都是由日本、德国进口的。
日本机床产业主要在国内开展生产的重要原因是其国内集结了高技术的生产厂商、用户和供应商等。机床是高端技术产品,需要整合多种高技术的零件组才能进行生产。例如,主轴要抑制加工时可能发生的位移和振动,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刚度、耐热能力以及极高的装配精度;数控机床通过自动操作的程序来高精度地控制机床的运转,还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等;还有很多零部件都是高性能零件,需要极高的技术,需要国内有数的几家竞争力很强的供应商来提供;在最后装配的时候,也需要技术熟练的工人反复地改进与调整,才能保障质量上的精益求精。正因为日本的机床生产行业创造出了这样的生产环境,才能让这样高技术的供应商、竞争力强的机床生产厂商能够满足汽车、电子电器、精密机器等客户的需求,才能促使机床保持在日本国内生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