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未来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2016-05-25 09:58:25 时间:2016-05-25 09:58:25 来源:中华五金门户网

5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机器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逾90%的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以下,龙头企业规模也不大,同国际机器人领先企业的营业收入相比差

目前我国机器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逾90%的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以下,龙头企业规模也不大,同国际机器人领先企业的营业收入相比差距较大,难以支撑产业未来规模化的发展目标。因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合力,是未来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技术提升是核心所在

技术创新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强化产业创新能力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在工业机器人方面,已基本掌握设计、制造、应用过程中的多项关键技术,开发出弧焊、点焊、搬运、喷漆等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近年来也开始起步,随着各项技术的突破,水下机器人、极地科考机器人、核工业机器人等各类自主研发产品不断涌现。但总体来看,我国机器人产品同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概念性产品较多、产业化产品很少。

随着机器人在工业生产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展,为适应更加复杂、精细、快节拍的作业,工业机器人要在高速度、高精度、重载荷、智能化、低噪音、超洁净、多机协调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争取到十三五末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服务机器人应重点突破人机协同与安全、信息技术融合、生机电感知与融合等关键技术,提升医疗健康、家庭服务、反恐防暴、救灾救援、科学研究等领域服务机器人技术水平,接近国际水平。

在新一代机器人领域,重点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等基础前沿技术研究,突破机器人通用控制软件平台、人机共存、安全控制、高集成一体化关节、灵巧手等核心技术,实现智能机器人创新应用。

关键零部件是发展基础

关键零部件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决定机器人质量、性能的关键所在。

我国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制出了交、直流伺服电机及驱动系统、光电编码器等关键零部件。但总体而言,研发和制造能力还比较薄弱、技术水平较低、性能质量不高,成为一直以来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短板。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所需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等关键部件约占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成本的70%左右,特别是性能可靠的精密减速器、高精度传感器等国内能够提供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还很少。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实现了部分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但在批量生产时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提升,这一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将阻碍国产机器人整体质量、性能的提高,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使产业难以可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在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能、精度、可靠性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并要在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中实现批量应用,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集成应用是重点环节

技术应用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扩大集成应用是促进机器人产业化的重点环节。

从目前机器人普及率较高的汽车行业看,由于这一领域聚集了大批专注于汽车制造工艺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且与汽车厂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能够为汽车技术提升及时提供工艺改进解决方案,推动了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的广泛应用。

随着市场对机器人认可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机器人应用工艺水平的提升,机器人应用正从汽车行业向其他领域延伸,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制造业将为机器人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未来3C、物流、食品加工等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都会较快增长,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将为国内系统集成商带来发展机遇。

与国外同行相比,国内集成商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在汽车等机器人高端应用领域无法与国外集成商抗衡,但也拥有许多本土的比较优势,包括渠道优势、价格优势、服务成本较低等竞争优势。特别是国内集成商更熟悉下游应用行业的需求和特点,只要能够更多针对用户的工艺和生产设施,提供更加简化、易操作的自动化设备,及时满足用户提质增效的需求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