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阵痛期,这在工业上表现尤为明显。近几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2015年已滑落到6.1%。今年上半年情况依然不乐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机器人行业却有点独善其身的味道,原因何在?
目前,国内已建或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超过40家,众多省市都把机器人作为未来的战略产业。外界都有一种感觉:机器人产业是不是过热了?
要问当下哪个产业最火,机器人无疑是其中之一。伴随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短短几年时间,机器人产业已成蔚然之势,全国已建成或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超过40个,还有大量机器人产业园在筹备中。
但火热背后,也出现了盲目投资、一哄而上的现象。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日更是警惕地说,机器人产业已经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苗头,要避免走搞组装、重规模的老路。
对于时下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究竟该如何看待?在机器人井喷的时代,政府部门究竟该如何作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主席曲道奎,他同时也是国内机器人产业巨头新松机器人公司的掌门人。
市场热不可怕,怕的是政府跟着一起热
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说法,最早其实是曲道奎在三四年前的一次论坛上提出的。在中国,无论是汽车还是信息技术等行业,都被认为是高端产业,但是国内企业介入后,最后几乎处于高端产业里最低端的那头。
曲道奎说,每个产业都有产业链,我们戴的帽子是高端产业,但帽子摘掉后,做的事都是很低端的。当时曲道奎就提到,机器人对中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有巨大的市场,起步又处于黄金阶段,但是一定要预防将来机器人重蹈汽车、IT等领域的覆辙,避免高端产业低端化现象,但是现在三四年过去后,这个现象愈演愈烈,以至于工信部部长苗圩也关心起来。
客观来讲,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国外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中国仅仅十年左右时间,但现在不少领域与国外相比已处于前端。那么,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问题在哪?产业不均衡现象非常严重。曲道奎打比方说,就像中国的财富一样,中国人均财富可能在世界处于180位以后。但中国缺富人吗?不缺。机器人也面临这样的尴尬,这几年机器人如同雨后春笋,爆发式增长,机器人公司可能已经超过千家。虽然总量大,但企业良莠不齐,有很多企业也就几十人,被称为三无企业(无技术、无产品、无资本),但是也不缺乏像新松这样的巨头。数据显示,新松在全球机器人公司中的市值已进入前三,仅次于ABB、发那科。现在德国库卡公司的市值虽然伴随着美的收购一路飙涨,但仍在新松之后。从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洁净机器人到特种到服务,新松公司产品线齐全,更关键的是,新松不但有机器人,还有仓储、智能物流,可以提供完整的工业4.0解决方案。但在中国,像新松这种企业还是太少了。
因此,从国家层面看,机器人产业好像这几年发展太快了,已建或在建产业园超过40家,众多省市都把机器人作为未来的战略产业。外界都有一种感觉:机器人产业是不是过热了?但曲道奎从两个方面看待这一问题。一方面,从市场层面来看,热是个好现象,只有热资源才会往这里集聚,才能加速行业发展,加快技术研发和创新速度。就像平台级、现象级的电商,就是因为起初的热才发展起来。热是一种好事儿,是一种能量和动力,但是这种热必须从市场的本源来热。曲道奎说,市场有一双无形的手来调整热度,因为企业谁都不傻,他花自己的钱,会对未来的风险有预判,不行的时候会主动撤出。另一方面看,现在的热怕的是热错地方,热到各地政府,各地政府要是热,就会缺少温度计,就会带来市场的紊乱。他们可能从更大的宏观角度搞产业调整、产业转型、产业升级,别人搞机器人我们这也一定要搞,现在不管有条件还是没条件的省、市,甚至是县都在搞,这样的话风险就大了。所以,市场热不怕,因为企业会自我调整,最怕是各级政府热。
机器人要实现由机器向人的真正转变
任何一个产业或行业,只有竞争才能推动创新并持续发展。
曲道奎说,竞争不可怕,但怕的是低水平的重复竞争,这样会带来大量资源的浪费,对技术和产业的促进都毫无益处。特别是三无企业,只能从事简单的模仿、仿造,这种重复就会对产业形成损害,更关键是破坏了产业的生态,以及对产业、技术的敬畏心。在曲道奎看来,现在大量非专业的人都要做机器人,已经把这件事娱乐化了。曲道奎认为,目前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宣传,包括做机器人的难度和复杂性,让市场充分认识这个行业,这是一个好的行业、战略产业,但是对人才、技术和资本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让创业者认识到风险就不会盲目进入;第二,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当地的资源是什么,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思考自己到底是否具备做机器人的能力;第三,从国家层次,要做顶层的系统化设计和战略规划,明确要支持什么,如何加速这个行业发展,同时避免行业的恶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竞争。这三个层次都做好了,行业才能有序发展。而不是简单的说,谁做谁不做,热还是冷,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
如今,人工智能成为机器人产业的风口。据透露,新松在感知系统、交互系统方面正在加大投入。
曲道奎说,现在的机器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高端机械设备,更多是由过去机器设备的概念,向人的方向发展。人的方向在哪儿,主要是在软的方面,更多是体现在感知系统、交互能力、环境识别等等,这些都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
过去的机器人更多的是缺心少脑,只是跟人一样体现一个力量的范畴,现在更多的向智慧、智能方向发展。曲道奎说,在新一代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方面,新松已经把新技术应用进来。曲道奎同时强调,机器人产业绝对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要用开放式创新的思维,在创新平台上把不同的人才、资源整合起来,这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趋势。一定要把大数据、云计算等这些不同的最新技术整合在一起,才能使机器人实现由机器向人的真正转变。
工业增速下滑,机器人产业为何逆市上扬?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阵痛期,这在工业上表现尤为明显。近几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2015年已滑落到6.1%。今年上半年情况依然不乐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机器人行业却有点独善其身的味道,原因何在?
曲道奎说,机器人并不与整个经济发展直接相关,更多的是制造业的一种新手段。从国际整个趋势发展也可以看出这个规律,2009年开始全球进入经济危机,所有行业和领域几乎都在下滑,但机器人一直在上升,这几年的全球复合增长率都在20%至30%。中国更明显,复合增长率可能达到40%至50%。这也充分说明,虽然经济在下滑,但越是这种时候企业越是要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靠什么?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招工越来越难,产品质量越来越难以保证,企业找到一个更好的替代手段机器人。
因此,这几年越是困难,机器人的急迫性越能体现出来,机器人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生产方式的特点体现的更明确。
据此,曲道奎说,机器人跟经济的关系有两条:一是存量经济,经济不增长甚至下滑,该替代的替代;同时,经济快速发展,这时候就会有一个增量,这一块对机器人又是一个大的需求。因此,这是一个双元需求。现在来看,后面的需求稍微小一点,增量小了,但现在存量需求大。原因就是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却需要对成本和质量进行控制,机器人就成为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作为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企业,目前新松机器人的产品已经出口全球20多个国家,公司生产的产品三分之二在外资和外企中使用。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新松需要不同的资源和平台,需要一个更有利的国际化的环境。
曲道奎在专访中表示,沈阳虽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但作为国际化平台来说,相对上海还有不小的差距。不论是四个中心建设,还是在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方面,上海拥有更多国际化的资源。将来怎么走出去,如何管理海外公司,如何吸引国际人才,上海可能都是新松机器人的最佳选择。因此,新松机器人将国际总部放在了上海。目前,除了国际总部,新松机器人还在临港打造了产业基地,在金桥成立了创新和研发中心,上海已经成为其全球化布局的前沿阵地。
五金网资讯